什么杠杆股票 浙大副校长:贪污1.3亿、入狱3年,为何出狱后获得国家支持2758万_褚健_研究_知识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新华网】【界面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什么杠杆股票,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新华网】【界面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子月水
编辑|子月水
他是一位天才科学家,曾是我国工业自动化方面打破国外封锁的第一人。
15岁考上大学,30岁创立中控集团,42岁就已经成为了浙江大学的副校长。
他的研究方向被国家极为重视,先后两次获得国家科学基金的资助,曾被视为最有可能成为院士的人。
他就是褚健,当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快速崛起的希望。
展开剩余90%然而他明明有着众多科研成果,却两次入选院士失败。
不仅如此,在第二次评选院士的时候他还被举报贪污1.3亿,关进了监狱。
让人没想到的是,他出狱后不仅立马再次成为中控集团的战略顾问。
甚至有关部门还专门给他发了2758万来支持他的事业。
进过监狱还能得到国家的欣赏,褚健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故事?
天才少年出世,国内工业自动化第一人
有些人或许生来就跟一般人不一样,别人小时候都喜欢玩,但是有些人从小就喜欢研究点什么。
1963年出生在浙江的褚健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同龄人拉着他一起玩的时候,他对那些东西都提不起兴趣。
褚健更喜欢思考自行车、汽车那些无人操作机械为什么可以自己动起来。
他的父母告诉他,想要知道为什么就把课本上的知识学好,了解更多的知识就能知道为什么。
所以褚健从小学习的时候就特别用功,他以优秀的成绩不断跳级。
最终,1978年,年仅15岁的他就已经学完了大学之前的所有知识。
并且他参加高考还以县状元的身份被浙江大学的工业自动化专业成功录取了。
褚健来到更高的知识殿堂后,犹如一个海绵一样把知识快速的吸进自己的脑子里。
花了六年时间,他就学完了浙江大学学士、硕士的全部内容。
但是因为对知识的渴望,他还想留在学校里研究工业自动化究竟是怎么回事。
当时国内的自动化水平基本都是依赖国外,眼见学校里来了一个肯往这方面钻研的学生,学校上下都十分配合。
而这也让褚健深刻地认识到国内工业自动化方面的薄弱,他立志要好好学习,以后一定要振兴国内的工业自动化。
为此,在1984年11月,他还宣誓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
就这样两年之后,学校里的老师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给褚健了。
有的时候不仅是他的问题老师回答不了,甚至他还能反过来帮老师们解答疑惑。
于是诸位老师在一番合计之下,在1986年与日本京都大学搭建了合作的桥梁,开启了首届博士培养联合课程。
褚健就作为第一批合作学员开始前往日本交流学习。
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讲,日本的技术来自于美国,无疑是最先进那一批的。
而褚健也不负众望,成为了高松五一郎的一名学生。
这位高松五一郎是自动化控制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并且他的研究方向正是我们国内稀缺的。
经过三年的学习后,褚健学有所成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他没有继续到英美各国公费留学,而是一刻也不停地赶回国内,因为他知道发展国内工业自动化这件事刻不容缓。
回国继续研究,创业半途遭举报
1989年6月,褚健完成自己在日本的学业后,作为一名博士回到了祖国。
不过他没有骄傲自满,而是选择继续留在浙江大学研究自己的博士后课程。
三年后,他从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并且因为他的知识已经是顶级的存在。
同年12月,他就被提拔为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副教授。
接下来褚健的履历就好像坐火箭一样飞快的往上升,几乎是每隔半年一年他的职位就会往上涨一次。
1992年4月,担任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国内高校第一个工程中心)副主任。
1993年12月,晋升为教授,也是这一年他与朋友一起创建了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公司(现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为这家公司,他倾注了几乎所有的心血。
当时国内的工业基本上都被国外垄断,不管是自己开厂还是外资企业,只要需要用自动化都必须买国外的芯片,用别人的控制系统。
褚健创建中控就是想要打造一款国人自己的系统。
要知道用别人的东西,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别人就算开价几百亿美元,咱也只能捏着鼻子认。
一开始没有人看好这家自不量力的企业,但是褚健没有放弃,他自己拿着这些年的工资往里投,将自己多年学习的知识全部一一实践。
最终他带领着一群志同道合的高技术人才成功研制出了国内首套真正自主可控的DCS分布式控制系统。
凭借出色的性价比、与国外系统一般无二的性能,这款系统一出现广受好评。
据说仅用一年时间就帮助国家节省了上亿美元的资金。
一时间在业内都将褚健称为“中国工业自动化第一人”。
紧接着褚健就带着这个团队不断创新技术,力求跟上国际市场的发展脚步。
对此国家也很鼓励,1996年,褚健入选教育部国家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1999年12月,让他担任了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4年,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基金的资助。
等到2005年2月,他不仅是一位科学家,更成为了浙江大学的副校长。
中控集团在他的带领下也不断改进国内的自动化技术,为国家做出了诸多贡献。
2011年,48岁的褚健首次被列入中国工程院院士入选名单中。
但略有遗憾的是,他没能被选上。
2013年,当他又一次被列入院士入选名单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这次稳了,他肯定能被选上。
但是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却发生了意外,褚健被举报了。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这种问题了。
2012年6月,有关褚健的举报信就被人匿名递到了浙江大学各院系以上的领导手里。
其中浙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韩高荣曾说,举报信上面没有一个确凿的证据,都是很笼统地说褚健有某某问题。
比较巧合的是,上面正好在这个时候检查各高校作风问题,又正好抽到了浙大接受检查。
所以褚健就开始被严格审查了两个多月,但是依旧没查出来什么问题。
而2013年3月,相同的举报信竟然被送到了数百个院士、高校领导以及省局以上领导的手里。
这一次褚健就被带走调查了,一直关着并没有一个结果。
到最后用“涉嫌贪污罪”判了3年多。
最关键的是,法院宣判后,褚健过两天就能释放了,因为他已经关够了那么长的时间。
2017年1月,当褚健刑满释放以后赶紧抓起自己荒废的科技,回到中控集团组建了新的科研团队。
2018年,有关部门为了表示对他的支持,拨给了他2758万的研发资金。
在褚健被关押的那三年多时间里,中控集团因为缺少主心骨差点倒闭。
而褚健出狱后仅两年就让中控的成功上市,更是研发出国内首个完全自主自控的工业操作系统。
据2024年宁波工业与互联网研究院显示,褚健研制的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家的化肥、炼油已经核工业等重大工程。
今年7月26日,褚健更是出席了在宁波举行的“人工智能+”洽谈会。
未来中控集团可能也将为我国的智能AI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结语
褚健,少年天才,醉心于科技报国。
中间虽然出了点“意外”什么杠杆股票,但是还是没改变他那颗报国的心。
发布于:重庆市